讀寫策略-發展網絡計劃(初中)
讀寫策略-發展網絡計劃(初中)
讀寫策略-發展網絡計劃(初中)

邏輯

寫作的過程一般可包括︰1. 審題;2. 選材;3. 安排寫作材料;4. 立意。以上的每一個步驟,無一不受邏輯的限制。我們需要按着邏輯思考,完成整個寫作的過程。

一、審題的邏輯

審題,即是於閱讀題目後,我們要迅速確定題自屬於哪一種文體(如︰記敘文、抒情文、描寫文、說明文、議論文等),並找出題目的關鍵詞,定下文章的中心。

文體 題目例子 關鍵詞
記敘文 記一次到主題樂園遊玩的經歷 「主題樂園」及「遊玩」
抒情文 我最難忘的生日 「最」、「難忘的」及「生日」
描寫文 香港一條別具特色的街道 「香港」、「別具特色」及「街道」
說明文 如何善用零用錢 「善用」及「零用錢」
議論文 中學生應否談戀愛 「中學生」及「談戀愛」

二、選材的邏輯

在確定文體和文章的中心後,需針對剛才所找出的關鍵詞,選擇恰當的寫作材料,不同的文體所選取的材料略有不同。

文體 題目例子 選材 選材例子 解釋
記敘文 記一次到主題樂園遊玩的經歷
  • 與題目相關的事件
  • 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選材一︰
我、爸爸和媽媽在聖誕節時到海洋公園遊玩的經過。
☒選材二︰
我和家人到香港動植物公園遊覽的經過。
因為「海洋公園」切合題目「主題樂園」一詞,選材二中的「香港動植物公園」只是公園,並非主題樂園。
抒情文 我最難忘的生日
  • 與題目相關的事件
  • 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選材一︰
下課時,同學們拿出悄悄地為我準備的生日蛋糕和禮物,在課室裡為我慶祝生日。
☒選材二︰
生日那天,我在家睡了一整天。
選材一中的事件,同學給「我」的「驚喜」更能突出「難忘的」的關鍵詞。
描寫文 香港一條別具特色的街道
  • 描寫的對象(如︰人物、事物與景象)
☑選材一︰
深水埗舊區的鴨寮街,是一條專門售賣電子零件、電器的街道,也有不少售賣二手物品的攤檔。
☒選材二︰
時代廣場也算是香港鬧市中的一個著名地標,廣場內名店林立,有很多都是蜚聲國際的品牌。
選材一中的鴨寮街能切合「別具特色」及「街道」的關鍵詞。但是,選材二的時代廣場是一個購物商場,而非街道。
說明文 如何善用零用錢
  • 與題目相關的資料
☑選材一︰
在購買一件東西前,先想這件東西是自己「想要」,還是「需要」,然後再決定是否購買。
☒選材二︰
當自己遇到一部心儀的手提電話時,可以自己用不同方法把零用錢儲起,然後購買。
選材一中談及「想清楚才購買」的方法,是一個善用零用錢的方法,但是選材二說明的是一些如何花零用錢的方法。
議論文 中學生應否談戀愛
  • 能支持個人立場的生活事例、證據、名言與諺語等。
☑選材一︰
中學生談戀愛會浪費很多學習的時間,影響學業。例如,小明與小麗每天放學都會一起逛街、看電影,結果這學期的考試成績大不如前,中、英、數都不合格。
☒選材二︰
報章有不少關於大學生失戀後自殺的報道。學生談戀愛,浪費時間事小,發生悲劇事大。
選材一舉出生活中的例子論證談戀愛會浪費學習的時間,甚至影響學業。但是,選材二指出的例子是大學生失戀自殺的報道,這與「中學生」的關係不大。

三、寫作材料安排的邏輯

(1)事件的發展順序
寫作記敘文或抒情文時,我們多以事件為線索貫穿整篇文章。在記敘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要把人物中的經歷清楚交代,按照事件發生、發展、結局的順序敘述。

例子一︰
題目︰誤會

☑事件經過一︰

誤以為一心偷了自己的鋼筆而與她吵架。 我發現鋼筆在家中。 我向一心道歉,與她和好。

☒事件經過二︰
因誤以為一心偷了自己的鋼筆而與她吵架。 我向一心道歉,與她和好。 我發現鋼筆在家中。

解釋︰
在事件經過二中,事件發生的先後次序不恰當,順着事件發展,應該是在發生誤會後,先是發現事件的真相,然後人物才向一心道歉,兩人和好,並不會是先和好,然後才發現真相。

例子二︰
題目︰百貨公司購物記

☑事件經過一︰
聖誕節,我和媽媽到百貨公司購物,看到不同的人在選購他們心儀的貨品。在媽媽眼中這些貨物在小店是可以以便宜的價錢賣出,只是百貨公司的把它包裝得更精緻。 我在百貨公司購買心愛的模型後,我和媽媽感到有點疲倦,便想在百貨公司隨意買點小食吃,卻發現價錢比小店昂貴得多,原因只是食物用更花巧漂亮的器皿所盛載。 媽媽指出,雖然在百貨公司購物很方便,但價格卻相對昂貴,我們應該支持小店。

☑事件經過二︰
聖誕節,我和媽媽到百貨公司購物,看到不同的人在選購他們心儀的貨品。 我在百貨公司購買心愛的模型後,我和媽媽都感到有點疲倦,便走到餐廳吃飯。 吃飯後,我和媽媽在街上的小店看見貨品更便宜,心想還是應該支持小店。

解釋︰
事件經過一的主要情節是圍繞於百貨公司購物,切合題目。但是,事件經過二,除了記述在百貨公司的所見所聞外,也談到其他地方的事情,有點偏離題目。題目為〈百貨公司購物記〉,內容不應談其他地方的事情。

(2)依照金字塔原理組織內容
寫作說明文及議論文時,我們會提出不同的重點和論點。我們可嘗試使用金字塔原理組織內容。

例子一(說明文)︰


例子二(議論文)︰


四、立意的邏輯

立意,即是為文章訂立中心思想。在為文章立意的時候,可試問自己,怎樣可以讓文章的意義更進一步?在寫作材料中,我們能體會到甚麼情感和道理呢? 所抒發的情感及道理要配合文章的內容,並合符常理。

文體 題目例子 內容 立意 解釋
記敘文 記一次到主題樂園遊玩的經歷 記述與家人一起在聖誕節到海洋公園玩機動遊戲的愉快經歷。 ☑立意一︰
這次玩鬼屋經歷雖然十分驚險,但是我與家人感到十分開心。
☒立意二︰
到海洋公園遊玩,使我感到很傷心。
立意一與文章的內容,都是「開心」、「愉快」的,但是立意二所表達的情感與內容不配合。
抒情文 我最難忘的生日 記述同學們為我準備了一個難忘的小型生日會。 ☑立意一︰
這次生日會使我感到很難忘,我感受到同學們那份滿滿的愛,友誼的可貴。
☒立意二︰
從這次的生日會,我感到他們很討厭我。
立意二所表達的情感有點不合符邏輯,在日常生活中,同學們不會為討厭的人舉辦生日會。
描寫文 香港一條別具特色的街道 描寫深水埗鴨寮街日與夜的景象。 ☑立意一︰
透過描寫深水埗鴨寮街是一條為居民提供廉價電子產品的特色街道,抒發對香港基層人士生活的慨嘆。
☒立意二︰
深水埗鴨寮街所賣的貨物很便宜,質素卻很參差。
立意一既能指出鴨寮街的特色,配合「別具特色」的關鍵詞外,也能恰當地抒發相應的情感。相反,立意二過度聚焦於鴨寮街的貨物,未能借所描寫的景象,恰當地抒發情感。
說明文 如何善用零用錢 說明不同善用零用錢的方法。 ☑立意一︰
零用錢都是爸爸和媽媽辛勤地工作所賺回來的,我們要想辨法好好善用,用得其所。
☒立意二︰
零用錢本來就是用來花,我們要用零用錢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立意二與題目及文章的內容並不對應,都是談如何「花零用錢」,而非「善用零用錢」。
議論文 中學生應否談戀愛 中學生談戀愛帶來種種的影響︰浪費時間、影響學業、未婚懷孕等。 ☑立意一︰
中學生不應該談戀愛。
☒立意二︰
中學生應該談戀愛。
文章的內容都是指出中學生談戀愛的負面影響,所以其立埸應是「中學生不應該談戀愛」。


五、語句表達的邏輯

寫作時,文句除了著重用詞恰當、語法準確之外,也需要注意句子與句群內的語意邏輯,才能清晰地把訊息表達。

    1.關聯詞使用不當
      一些意思較為複雜的句子,可透過使用「關聯詞」來準確呈現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係。由兩句或以上的單句組成的句子,而當中內容前後存在着必然的邏輯關係,整組句子就是「複句」。 下面列舉常見的八種:

    類型 定義 常用的關聯詞語 例子
    (一)並列關係 兩句或以上的分句分別表示事物幾個性質相關的特點,而彼此並沒有主次之分。 既……,也……不是……,而是…… ……,也…… 一方面……另一方面…… 小明多才多藝,懂得多國語言,懂得演奏多種樂器。
    (二)承接關係 表示前後的動作以時間、空間的順序緊接發生。 首先……,接着……,最後…… ……,於是…… 一……,就(便)…… 首先……,然後…… 先……,再…… 媽媽首先到菜市場買新鮮蔬菜,接着回家把蔬菜洗淨,最後煮出一頓美味的飯菜。
    (三)選擇關係 在分句的兩件或多件選擇中選擇其中一件。 或者……,或者…… 與其……,不如…… 不是……,就是…… 要麼……,要麼……是……,還是…… 寧願……,也不…… 與其埋怨別人,不如努力改進自己的不足。
    (四)遞進關係 後一個分句的事情發展比前一個分句的事情發展更進一層,內容可指範圍、程度、作用、影響、數量等方面。 不但……,而且…… 不僅……,而且…… 不只……,還…… 不但不……,反而…… 這個孩子不但樣子可愛,而且心地善良。
    (五)轉折關係 前一個分句表達了一個意思,後一個分句沒有順着前面事件的發展,而是出現相對或相反的情況。 雖然……,但是…… 雖說……,可是…… 儘管……,卻…… 固然……,卻…… ……,然而…… ……,不過…… 小明雖然長得矮小,但是身手非常敏捷。
    (六)因果關係 前一個分句指出事情的原因,後一個分句指出事情發展的結果,表示後來發生的事情是因基於前面的事情而引起的。 因為……,所以…… 由於……,因此…… 既然……,就…… ……為的是…… ……因此…… 既然……,那麼…… 之所以……,是因為…… 既然你具有音樂天分,那麼就參加比賽吧!
    (七)假設關係 前面的分句是假設的情況,後面的分句是建基前面的假設而推論得來的結果。 如果……,就…… 要是……,就…… 假使……,就…… 假如……,就…… 倘若……,就…… 即使……,也…… 縱使……,也…… 縱使小美買多少糖果給子晴,子晴不會送心愛的洋娃給小美。
    (八)條件關係 條件複句有兩種:
    (1)唯一有效的條件
    前面分句的事情是導致後面分句事情發生的唯一條件,若沒有達成前面的條件,後面提及的事情必然不會發生。
    除非……,不 除非……,才 要……,就…… 只有……,才…… 沒有……,就…… 只有每個人都節省能源,才可以改善地球暖化的問題。
    (2)無條件
    前面分句先排除一切條件,後面分句表示事情在任何條件下也必會發生。
    無論……,也…… 不管……,都…… 無論哥哥怎麼扮鬼臉,妹妹也沒有停止大哭。

    如果誤用關聯詞,便會造成邏輯混亂、語意不清、自相矛盾等問題。

    例如:
    ☑小明多才多藝,既懂得多國語言,也懂得演奏多種樂器。
    ☒小明多才多藝,不是懂得多國語言,就是懂得演奏多國樂器。

    解釋:
    小明是多才多藝,他可以同時懂得很多技能,而非選擇性地只能懂得某些技能。因此,使用「既……也……」作為關聯詞才正確。

    2.自相矛盾

    寫作時,若文句的前後語意不一,甚至存在矛盾的意思,就是犯了自相矛盾的毛病

     例子一:
    (a)這間茶樓售賣的叉燒包在全港首屈一指,是最好吃的。
    (b)這間茶樓售賣的叉燒包不是全港最好吃的,卻是首屈一指的。

    解釋:
    在句(b),「首屈一指」意即「彎下的大拇指,表示第一」,引申為「最好」的意思,但前句否定了其「最好吃」的可能,所以前後分句意思自相矛盾,因此應改作(a)才恰當。

    例子二:
    (a)這個星期十分炎熱,人人都熱得汗流浹背。
    (b)這個星期十分寒冷,人人都熱得汗流浹背。

    解釋:
    在句(b),「寒冷」的氣溫不會使人「汗流浹背」,這種情況應是「炎熱」的氣溫才會出現,因此應改作(a)才恰當。

    3.概念含糊

    例子一:
    ☑坐在我後方的少男,雖然他擁有健壯的身材,但也……
    ☒而坐在背後的少男,雖只看到健壯的身材,但也…..

    解釋
    究竟是那個「少男」看到別人「健壯的身材」?還是「我」看到背後的「少男」,他擁有「健壯的身材」?這會令讀者未能清晰地接收句子的意思。

    例子二:
    ☑小麗向小華借取二百元。
    ☒小麗借小華二百元。

    解釋 在這句句子中,「借錢」的動作指向不太清晰,究竟是小麗向小華借二百元?還是小麗借給小華二百元?

    4.概念混淆

    例子一:
    ☑媽媽帶我探訪外婆,外婆高興極了。
    ☒媽媽帶我探訪外婆,她高興極了。

    解釋

    「媽媽」和「外婆」都是女人,所以使用代詞「她」會令人不清楚是「媽媽」還是「外婆」感到高興。

    例子二:
    ☑(a)你千里迢迢來我家找祖母,可惜她出門了。
    ☒(b)你千里迢迢來我家找祖母,可惜她已經走了。

    解釋
    「走」的意思有「離開某一個地方」的意思,還有引申「去世」的意思,所以可能會令人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