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寫策略-發展網絡計劃(初中)
讀寫策略-發展網絡計劃(初中)
讀寫策略-發展網絡計劃(初中)

修辭

1.比喻

比喻是根據事物之間的相似點,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變得具體,把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 恰當運用比喻法描寫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鮮明、生動,加深讀者的印象;用來說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 

比喻的基本結構分為三部分:本體 (被比喻的事物)、喻詞 (表示比喻關係的詞語) 和喻體 (即用作比喻的事物)。

根據這三種部分的關係和出現的情況,可以分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類︰

    1.明喻
    明喻由本體、喻詞和喻體組成,具有明顯打比方關係的修辭方法。本體即被比喻的事物;喻詞即表示比喻關係的詞,如「像」、「如」、「似」和「彷彿」等;喻體就是所比喻的事物。本體和喻體之間用喻詞連接。

    例子︰太陽像一個大火球。

    「太陽」是本體,「像」是喻詞,「大火球」是喻體。

    2.暗喻
    暗喻又稱隱喻,有本體、喻體,但喻詞不出現,而本體和喻體間常用「是」、「就是」、「成為」、「變成」等詞語來連繫兩者的比喻關係。

    例子︰荷葉變成了一把傘子,為小青蛙遮風擋雨。

    「荷葉」是本體,「變成」是表示比喻關係的連繫詞語,「傘子」是喻體。

    3.借喻
    借喻是本體和比喻詞都不出現,直接用喻體代替本體的修辭手法。

    例子︰抬頭一看,一顆明亮的珍珠高高掛在漆黑的天空中,綻放着耀眼的光茫。

    「珍珠」是喻體,用來比喻皎潔的月亮。

2.排比

排比就是把三個或以上意義相關、結構相似或相同、字數相近或相同、語氣一致的詞組、短語或句子排在一起,以增強語氣感情的修辭手法。

例子一︰ 隊長是我們隊中技術最好的一位球員,但他為了表現自己,不停地賣弄著腳法,不停地獨自控球,不停地跑向龍門。

例子二︰ 走過一家服裝店時,我對她說有一條裙子真漂亮,可是她一時在玩手機遊戲,一時回覆群組對話,一時瀏覽網頁,根本沒有搭理我。

排比與對偶的分別
同學們很多時候會不小心把對偶與排比混淆,而兩者間主要有以下的分別︰

對偶 排比
句子數目 只限兩句 三句或以上
句子之間的字數 字數要對等 不需完全對等
句子之間的詞語的詞性 上下兩句詞語的詞性要相對 沒有特別限制 (可重複句子的關鍵字詞)

3.疊字

疊字即把兩個相同的字詞重疊使用,重疊後的字詞,所表達的意義是相同的,但是卻能加強語氣及節奏感。疊字有四種形式︰

    1.AA式
    例子︰妹妹有一張圓圓的臉,十分可愛。

    2.ABB式
    例子︰我懶洋洋地躺在沙發上看電視。

    3.AABB式
    例子︰我早餐也不吃了,就匆匆忙忙地跑到樓下乘巴士上學去。

    4.ABAB式
    例子︰這個題目很有趣,值得我們一起研究研究

4.設問

設問與一般的提問不同,是一種「無疑而問」,它常以自問自答的形式出現,如在提出問題後,直接說出答案。恰當地運用設問,不僅可以加強語氣、吸引讀者注意和引導讀者進一步思考文章的主旨,而且可使文章段落之間的銜接更緊密和自然。

    例一︰
    假若你問我還會再粗心大意地亂扔東西嗎?不!我不會了,我會小心珍惜自己的物品。

    例二︰
    我們還會見面嗎?或許機會渺茫,但我卻珍惜我們的相處時間,儘管聚散有時,但只要珍惜便會無憾。

5.反問

反問又稱「反詰」,是以疑問的形式從反面來表達確定意思的修辭方法。它同樣是「無疑而問」,但只問不答,因為答案已隱含在問句中。恰當地運用反問,可以加強語氣。

    例一︰
    對於這個環節,我們班上的同學都感到非常擔心,怎能夠單靠自己完成這個挑戰?

    例二︰
    當我們想到可愛的彈塗魚因人類的開發而失去生命時,難道我們不應該感到難過嗎?

6.引用

援引名言、典故、成語、詩句等現成語言材料以闡明自己的論點或想法的修辭方法。

    例一︰
    常言道︰「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不經歷過風雨又怎會見到彩虹呢。

    例二︰
    總而言之,所有食物都是來之不易,俗語云︰「粒粒皆辛苦」,每樣的農作物都包含著農夫的汗水與心血。